首先要明确,借名买房的核心风险在于 “名义产权人” 和 “实际出资人” 的权利冲突。不管双方是父母子女关系,还是兄弟姐妹关系,贷款是以谁的名义办理的,银行就会向谁追讨欠款,谁的征信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如果实际出资的亲属突然停止还贷,名义产权人有两个选择:一是先垫付房贷,避免个人征信受损,之后凭双方签订的借名合同、转账记录等证据,向对方追偿垫付的款项;二是如果借名合同中约定了违约条款,可依据条款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解除借名合同关系。
这里要特别注意证据留存:书面借名合同是关键,合同中需明确房屋实际归属、出资方式、还贷责任等内容;每次还贷的转账记录要标注清楚用途;双方沟通的聊天记录、录音等也可作为佐证事实的证据。
实践中,若对方拒不还贷,又不愿配合处理房屋,名义产权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房屋实际权利归属,或要求对方履行还贷义务。但要提醒的是,借名买房行为本身可能因规避限购政策、信贷政策而被认定为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需按各自过错分担损失。
最后建议大家,亲属间借名买房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防止后续产生矛盾时无法说清事实。
靳双权,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卫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业务部主管,自2005年起至今,一直从事房地产法律的研究与服务,说房网特邀讲师,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房地产法律讲师。靳律师作为房地产专业律师,多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房地产,认真研读了土改、文革、房改、限购等建国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法律、政策及大量判例。靳律师对土地、公房、私房、商品房、经适房、央产房、军产房、回迁房等类型房地产在交易中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办理了... 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