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律师团队丰富的办案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法律解决方案

您所在位置:房产分割 >

离婚时房屋的处理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02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19条的规定,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房屋权属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一方婚前承租房屋和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的权属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屋,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对于夫妻共有房屋的分割,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8条作了原则规定:时夫妻共有房屋的分割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双方对共有房屋分割另有约定的除外。离婚时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在分割时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解决。

  当今社会,由于房价过高,按揭购房已成为购房的主要方式,随之而来的按揭房屋分割成为离婚案件中的新问题。《解释(三)》对此作了专门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以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贫款,婚后用还贷,该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力协议处理;在不能达成协议时,该不动产归一方,尚未偿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19条的规定,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一方婚前承租房屋和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的权属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屋,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当前,父母对子女婚姻生活进行经济资助购置大件商品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此类财产的归属,一般按以下规则确定:在当事人前,夫妻一方的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除非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在结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如果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法院不宜判决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等带有福利性质的房屋,这类房屋的购买一般又与职务、级别、工作年限等相挂钩,且其所花费用要远远低于房屋的市场价值。离婚双方当事人往往对此类争议房屋的价值及归属问题无法达成协议,并引发各种纠纷。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应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1)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2)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3)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4)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此房屋为该父母的财产。而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夫妻双方对父母的处理。

分享到:

上一篇:离婚后财产纠纷民事判决书

下一篇:离婚财产分割的特殊问题



律师简介

靳双权律师 靳双权,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卫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业务部主管,自2005年起至今,一直从事房地产法律的研究与服务,说房网特邀讲师,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房地产法律讲师。靳律师作为房地产专业律师,多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房地产,认真研读了土改、文革、房改、限购等建国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法律、政策及大量判例。靳律师对土地、公房、私房、商品房、经适房、央产房、军产房、回迁房等类型房地产在交易中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办理了...

法律知识

房地产案例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