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房屋买卖中的期待利益损失?

来源:admin 时间:2017-05-05

导语:什么事房屋买卖合同中的期待利益损失?期待利益损失又该如何认定与计算?太远律师通过下面一个案例为您讲解房屋买卖中的期待利益损失。

  案件介绍:

  2008316日,被告赵某与某实业公司签订《某小区认购合同》,约定赵某购买某小区房屋一套,并于当日支付了24万元首付款。后某实业公司未修建房屋并进入了破产程序。

  2008811日,原告张某(乙方)与赵某(甲方)签订《预购房转让协议》,约定甲方以2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上述预购的房屋所有权转让给乙方,甲方不参与该房的处置权,今后更改户主名字时甲方有义务协助乙方更名。协议签订后,张某按约定支付了转让款,赵某将《某住宅小区内部认购合同》原件和收款收据交给张某。

  2009318日,北京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房地产开发公司)参与某实业公司破产重整,接某实业公司上述拟建而未建的楼盘。赵某出具委托书,委托张某全权处理上述某小区房屋。2009721日,张某代赵某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购房预约协议》,约定:赵某向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原某实业公司拟修建的某房屋一套。  2010910日日,赵某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就上述《购房预约协议》所确定的房屋签订了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商品房买卖合同总价款为150万元(包括被告向原某实业公司交纳的24万元,未付房款为126万元)。赵某一直未履行《预购房转让协议》所约定的义务,并于2012310日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办理了接房手续,将房屋进行装修。张某得知后,起诉至法院,请求解除预购房转让协议,并同时要求退还合同转让费及赔偿房屋的购房差价损失。

 

  太远律师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 “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之规定,期待利益损失也是合同解除后守约方可主张的损失之一。

   一、期待利益损失的认定

  期待利益是指当事人依据合同约定而有权期待通过合同的履行而实现的权益,通常表现为当事人在合同得到正常履行时本来可以获得的利益。目前,我国合同法在对期待利益损失予以认可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限制,即期待利益损失“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因此,在确定期待利益损失时,需把握三点:第一,期待利益的依据必须是有效成立的合同;第二,期待利益损失系因违约方的违约造成的损失;第三,期待利益损失为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具体到本案,首先,原告张某与被告赵某签订的《预购房转让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已经被生效法律文书确认为有效,被告赵某应按照转让协议的约定,协助原告张某更名。

  其次,被告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自行与开发商签订了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后更在接房后进行了房屋装修,其行为已构成根本违约,导致了双方转让协议的解除,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相应损失。

  再次,原、被告解除合同时,房屋市场价值高于购买成本,房屋出现增值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合同订立时违约方即被告是否可以预见到。本案中,原告张某与被告赵某签订的《预购房转让协议》中关于“……双方达成协议后,该购房所有权就与甲方无关,被告不参与该房的处置权。无论该房是否修建、升值或贬值都与甲方无关……”的约定,可以明显看出被告赵某对房屋增值(价差)是预见到的。

  此外,原告张某在购买预购房时也承担了相应的风险(当时的开发商已进入破产程序),房屋买卖合同是原、被告双方对风险与利益都经过充分考虑后达成的。综合分析以上因素,太远律师认为应当认定原告张某存在期待利益损失。

 

  二、期待利益损失的计算

  本案中,在确定原告存在期待利益损失的情况下,如何计算期待利益损失,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交易日趋活跃,商品房成交量和成交价节节攀升。尤其是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房价在短时间内成倍增涨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房屋增值空间巨大,少数房屋买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恶意违约,然后再以更高的价格与他人成交或据为己有。这种行为必然会给诚信守约方造成严重损失,如果法律不对守约方予以充分保护,则可能导致人们误认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成本低廉而盲目追求利益至上,对社会产生不安定因素。由于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得较为原则,因此司法实践中做法不一。

  本案中,对期待利益的计算标准主要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按照守约方享有合同解除权并同时提出解除合同时的房屋市场价值与购买成本之间的差额损失来计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按照资金占用损失计算,即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来计算守约方的损失。

  太远律师更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是:在合同双方当事人无约定的情况下,在房价快速上涨时期,如果按资金占用损失计算,即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来计算守约方的损失,资金利息损失必然不足以弥补守约方的实际损失,而违约方则可以从中获取较大利益,导致当事人利益失衡,从而可能出现鼓励违约行为的负面价值导向,采用此种方法计算损失有违法律的基本原则,应予纠正。为最大限度减少违约获利现象的发生,倡导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采用守约方享有合同解除权并同时提出解除合同时的房屋市场价值与购买成本之间的差额来确定损失赔偿额较为公平合理。

  太远律师认为,当下社会陷入的是一种金钱至上,膜拜金钱的风气,在如此风气之下,难免会有少数人不顾亲情、道德、道义,再加上现在违约成本较低,国民法律意识淡薄,很多人宁可违约也不履行约定的义务,导致很多守约人的利益损失,为维权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金钱,因此,太远律师建议各位当事人,发生了房产诉争不要慌张,拿着具有关联的证据找到资深的房地产律师才是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胜诉之道。


太远婚姻律师网联系电话:18410422856

分享到:
上一篇:如何向开发商索要违约金? 下一篇:购买房改房能否贷款?